先进的工业热回收技术,将废弃热能转化为可用能源, 帮助企业实现节能降耗、降低运营成本、减少碳排放。
多种高效热交换技术,满足不同工业场景需求
高效紧凑的热交换设备,适用于中低温余热回收,换热效率可达90%以上。
利用相变传热原理,实现高效的热量传递,适用于高温烟气余热回收。
将低温热能提升为高温热能,实现低品位热能的升级利用。
采用螺旋流动通道,强化传热效果,适用于高粘度流体和含固体颗粒的介质。
传统而可靠的热交换设备,适用于高压、高温工况,结构坚固耐用。
轻量化设计,高比表面积,适用于气体-气体或气体-液体换热。
分析工业过程中产生的废热类型、温度、流量等参数
通过换热设备将废热传递给需要加热的介质
回收的热能用于生产供热、工艺加热等用途
| 技术类型 | 适用温度范围 | 换热效率 | 投资成本 | 维护周期 | 最佳应用场景 |
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 板式换热器 | 50-300°C | 85-95% | 中低 | 6-12个月 | 液体间换热、中低温热源 |
| 热管技术 | 100-800°C | 90-98% | 中高 | 12-24个月 | 高温烟气、空间受限场合 |
| 热泵技术 | 20-100°C | COP 3-6 | 较高 | 3-6个月 | 低品位热能升级利用 |
| 螺旋板式换热器 | 80-400°C | 80-92% | 中 | 8-18个月 | 高粘度流体、含颗粒介质 |
| 管壳式换热器 | 100-600°C | 70-85% | 中高 | 12-24个月 | 高压高温工况、腐蚀性介质 |
| 板翅式换热器 | 50-250°C | 75-90% | 中低 | 6-12个月 | 气体-气体换热、轻量化应用 |
| 余热锅炉 | 200-1000°C | 70-85% | 高 | 3-6个月 | 高温烟气、蒸汽发电 |
| 吸收式制冷 | 80-200°C | COP 0.7-1.2 | 中高 | 6-12个月 | 废热制冷、空调系统 |
广泛应用于各工业领域的热回收解决方案
高炉煤气、转炉烟气、轧钢加热炉等高温余热回收,实现能源综合利用
热管换热器+余热锅炉联合系统,实现热电联产
锅炉排烟、汽轮机抽汽、冷却水系统等余热利用,提升电厂效率
板式换热器+吸收式热泵,提高电厂综合效率
反应器、蒸馏塔、干燥设备等工艺热回收,降低能源消耗
多级换热器串联,实现能源梯级利用
中央空调系统、通风系统、数据中心等余热回收,优化建筑能耗
热回收型冷水机组+全热交换器
工业热回收技术带来的经济与环境双重效益
基于现有项目数据分析,工业热回收项目投资回收期通常在1.5-3年之间,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。
通过热回收技术,企业平均可降低30%-60%的能源消耗成本,显著提升盈利能力。
每回收1GJ热量,相当于减少约30kg标准煤消耗,为企业实现碳减排目标提供有力支持。
| 项目规模 | 投资成本 | 年节约额 | 回收期 | IRR |
|---|---|---|---|---|
| 小型项目 | 50-100万元 | 20-40万元 | 2.5年 | 25%-40% |
| 中型项目 | 100-300万元 | 50-120万元 | 2.0年 | 50% |
| 大型项目 | 300-1000万元 | 150-400万元 | 1.5年 | 67% |
真实项目数据展示热回收技术的实际效果
采用板式换热器技术,回收高炉煤气余热用于厂区供暖和工艺加热, 大幅降低天然气消耗,实现显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。
通过热管技术回收蒸馏塔顶部蒸汽余热,用于预热进料, 显著降低蒸汽消耗,提高生产能效。
采用热回收型冷水机组,回收制冷系统冷凝热用于工艺加热和生活热水, 显著降低蒸汽和电力消耗,实现能源的综合利用。
通过热管技术回收干燥设备排气热量,用于预热新鲜空气, 不仅节约能源,还提高了干燥效率,产品品质得到显著提升。
利用热泵技术回收服务器散热,用于办公区域冬季供暖, 实现数据中心散热与建筑供暖的有机结合,大幅降低运行成本。
采用板式换热器回收印染废水中的热量,用于工艺水预热, 有效减少蒸汽消耗,同时降低废水处理负荷,实现环保效益。
采用热回收型冷水机组,回收制冷系统冷凝热用于工艺加热和生活热水, 显著降低蒸汽和电力消耗,实现能源的综合利用。
通过热管技术回收干燥设备排气热量,用于预热新鲜空气, 不仅节约能源,还提高了干燥效率,产品品质得到显著提升。
利用热泵技术回收服务器散热,用于办公区域冬季供暖, 实现数据中心散热与建筑供暖的有机结合,大幅降低运行成本。
采用板式换热器回收印染废水中的热量,用于工艺水预热, 有效减少蒸汽消耗,同时降低废水处理负荷,实现环保效益。